
當鍋爐高溫熱噴涂上結有水垢或有沉積水渣時,在水垢或水渣下產生的腐蝕稱之為垢下腐蝕。被腐蝕的金屬表面通常覆蓋著沉積物,其腐蝕關鍵發生在水冷壁管的向火側,腐蝕產物主要是Fe3O4。垢下腐蝕可能是堿性腐蝕,也可能是酸性腐蝕。關鍵在于鍋水中含有的物質及其鍋水的pH值。堿腐蝕就是指鍋爐受熱面表面有沉積物時,因為沉積物的傳熱性能比受熱面金屬差的多,沉積物下面的金屬壁溫升高,沉積物與金屬之間的鍋水濃縮,且不容易與沉積物之外的鍋水勻稱混和。當鍋水中含有游離的氫氧化鈉(NaOH),且鍋水的pH值大于13時,金屬壁的氧化保護膜被NaOH溶解,電化學腐蝕加劇,這就是堿腐蝕。酸腐蝕就是指鍋水中含有氯化鎂(MgCl2)和氯化鈣(CaCl2)時,在沉積物下的氯化鎂、氯化鈣與鍋水發生反應產生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鈣及其鹽酸(HCl),使pH值降低,對鋼材產生酸腐蝕。